企業(yè)成員之間不協(xié)調(diào),工作就施展不好,只會把事情弄糟,引起痛苦煩惱。領導者的智慧所在,既能妥善分配員工的工作,又能協(xié)調(diào)他們之間的合作。無論一個公司的金錢、機器和材料的總和多么強大,如果沒一支愿意進行思考和清醒的人們組成的隊伍可以使用,他們只不過是一堆不會產(chǎn)生成果的僵死物質。
有一次,天鵝、狗魚和蝦一起想拉動一輛裝東西的貨車,三個家伙套上車索,拼命用力拉,可車子還是拉不動。車上裝的東西不算重,只是天鵝拼命向云里沖,蝦盡是向后倒拖,狗魚直向水里拉動。究竟哪個錯?哪個對? 用不著我們在一個企業(yè)里,如果人人相輕,自然學不會相互合作。加之私心重、視野窄、眼光短,所以中國人在企業(yè)里面非常缺乏團隊精神。多講只是車子還停留在老地方。
【智風績效】在咨詢過程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公司推行績效考核,有些部門經(jīng)理不高興了,因為他們一算,自己的獎金要變少,還要被公司考核,于是背后說壞話的也有,開會大吵大鬧的也有,不聞不 問的也有,種種姿態(tài),不一而足。有同事問:"不至于那么嚴重吧,不就是搞績效考核嗎?一個制度而已。"制度本身倒不復雜,但是損害了某些人的個人利益于是這個事情就變得復雜了。這些經(jīng)理不會說自己的獎金變少了,而會說本部門的獎金變少了,本部門的風險變大了,或者挑起部門員工對制度的敵意,來對公司施加壓力。
其實在一個企業(yè),團隊利益和個人利益是一致的,公司好了大家好,公司垮了,個人也拿不了幾個月薪水。外國人很崇尚個人價值,但在企業(yè)和組織里面非常遵循個體服從整體的準則,這就是對企業(yè)的正確理解。